多举措促进就业创业高质量托稳民生幸福

加入时间:2025-01-10发布人:文章管理员


    2024年,廊坊市落实落细各项惠企利民就业政策,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.88亿元,惠及2.5万人次,稳定扩大就业岗位20.13万个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.97万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2万人,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475人,各项指标任务均超额完成。

有担当,兜底线,保障政策保证落实

善用政策杠杆,激活就业市场的“一池春水”。进一步强化“降、返、补”助企纾困政策末端落实,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、稳岗返还、技能提升等政策,推动政策打包办,运用直补快办模式,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、求职补贴、职业培训等各类补贴,真正让政策红利从“纸上”落实到“账上”。

坚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进一步开拓就业渠道、释放就业潜力。聚焦现代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,开展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,强化支持举措助力银发经济发展,积极拓展就业空间,创造就业新增量,实现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良性循环。

强化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,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。加强与发改、工信、国资等部门协同联动,同向发力,制定印发《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意见的贯彻落实举措》《关于加强近期就业工作有关举措的实施方案》《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若干举措》等政策措施,着力构建系统集成、协调联动、数字赋能、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。

倾真情,办实事,重点群体重点关注

就业稳则民心安,促进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,事关民生底线。制定印发《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十三条措施》,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,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。提供基层公共服务临时公益性岗位237个,就业见习岗位3658个。实名登记7118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,全面落实就业帮扶举措,提供“1131”服务,开展就业创业服务8062人次。

倾注关爱农民工的感情和责任,全力促进农民工就业。签署《京津冀“五区三市”就业创业协作协议》,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区域就业创业协同共享;组织知名企业赴山西省娄烦县、张家口张北县等地招募人才,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;制定印发《2024年全市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》,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93人;积极培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、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,新增大城绝热节能达人、文安金属线缆工艺师省级劳务品牌2个,目前全市6个省级劳务品牌、21个市级劳务品牌,累计带动就业38万人。

共同富裕的路上,不让一个人掉队。为1940名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发放岗位社保补贴5510.6万元,促进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1760人,成功举办“2024年廊坊市就业援助月”专项活动,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。

尽全力,挖潜力,提升就业创业服务

创业带动就业,深挖就业潜力。制定印发《2024年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推进方案》,持续开展“贷你创业”和“源来好创业”活动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47.2万元,直接扶持自主创业147人,带动吸纳717人实现就业;实施“马兰花”创业培训行动,创业培训3863人。成功举办第六届“中国创翼”创业创新大赛廊坊选拔赛、第四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廊坊选拔赛、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廊坊选拔赛,在省赛和国赛中,我市均取得了优异成绩,市人社局获省人社厅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
全方位优化就业服务,提升政策知晓度,对于稳岗位、促就业的意义不容小觑组织开展春风行动、现代商贸物流行业、多场景沉浸式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等系列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,通过对接京津人社部门,联合我市教育、民政、工会、退役军人等部门和自行组织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68场,发布岗位20.13万个,达成就业意向4.59万人次;廊坊就业网、廊坊就业小程序发布京津冀劳务信息47期,提供就业岗位9.2万余个,通过深度对接合作,拓展京津劳务市场成功向京津输出务工达1.2万余“廊坊就业”抖音政务号自10月份开播以来,开展直播带岗活动30场,总场观达96万人次,参与企业235家,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;刊发《就业服务简报》70期,其中,27期被人民日报客户端、中国劳动保障报、工人日报、河北日报、河北工人报、廊坊日报、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。

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,建成零工市场14个,培训劳动保障协理员100余人,用好就业信息“一库一平台”,推行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工作模式,打造“城市15分钟、乡村5公里”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。